当前位置: 明月鸟 >> 明月鸟的繁衍 >> 年4月10日的意识流
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有点着急,因为我刚才特别想把今天的意识流动写下来,好好体悟这一天——复课前的一天。想到现在已经10:32PM,准备到了晚安的时间,没有充足的时间让我回顾这一天,明天起来再写的话,过了今晚就没有动笔的冲动,作家是孤独的,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暗夜里前行,在想象的文字空间里寻找光。现在敲下这些文字,似乎稍微好点了。估计,你看到这里感觉到我这就是流水账。我特别喜欢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从他的创作经验中,得知原来散文就是可以把一天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顺着思绪肆意地流淌,那么畅快,那么肆无忌惮,也就是“说真话,抒真情”,文章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只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就是古人所言“寓目写心,因事而作”。只有面对真实的自己,才活得轻松自在。
嗯,写到这里果然舒服多了,敲下这些文字就是自我享受的方式。Zoe近来迷上了网球,而且向中级水平冲刺,享受打球的乐趣,在与高手过招,并得到鼓励与肯定时,那种叫做内啡肽的东西,让其精神上获得持久的愉悦。这么说来,写作也给我带来这种持续性的快乐,特别是遇到能欣赏的读者,会给予我莫大的鼓励。昨天,艳儿说把近一年我的文章都看了一遍,顿时心中有丝激动。那就是为何男生打篮球,球场边的女生拉拉队能其多大作用,要更好的表现自己,更加卖力。另外,她提到尤其喜欢印度洋的那篇文章,文字带她游览了我目之所及的风景以及文字以外她想象的画面,她甚是激动,这情绪把我再次带回那一艘处于美瑞莎大洋的渡轮,那时的阳光温和中有点烈,站在船头的我,迎面的海风很有力量,尽情舒展,闭上双眼,去感受大海的盛大欢迎礼节。尽管还是很想出走,但是疫情之下,保命最要紧,留得青山在,才能走得更远。
为了复课做准备,一大早排队测核酸。三天都测,此处的表情省略。随后,到一个前几天物色好的地方,进行晨读。在晨光中,清脆的鸟叫声,幽静的一隅,风也没有来打搅,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下来,注意到日光的移动,心在纯粹中沉淀,穿越时空与古人的对话,羡慕陶潜的洒脱,忠于本心的纯粹。“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偶尔在庭园散步,有时拄着拐杖走走停停,不赶时间,没有任何繁重的公务缠身,没有任何人催促,完全就是轻松自在的自我,有的时候抬起头看看远方,好不惬意。宛若,我跟随五柳先生踏上寻找自我的心灵之路。好一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心无挂碍,像鸟一样卷了就知道回家。既然,生命终有尽头,我们短短几十年,寄生在这个形体的躯壳里,“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人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哲学问题,现在的我们步子走得太快,很多时候忙工作,忙生活,忙孩子,忙恋爱……似乎没有不忙的时候,很少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看看自己的内心,所以看书比看电子书更优的一点就是能让人静下来思考。想想古人早就把这些问题想得明白透彻,人生短暂,如何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王羲之对此有思考“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白驹过隙,一生过得很快,尤其是当遇到自己所爱的人或事,沉浸在其中,眨眼功夫;但是当对所得到的或所喜爱的已经厌倦了,感情也会随之变化,所以那句哲理“世间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真是杠杠的真理,好比,在爱情里,友情里,感情会随着情况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心”,没什么海枯石烂,年少的我为“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心而震惊,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会有如此的大胆与热烈?佩服。当然,存在即是合理,不能因为“变心”而否定曾经过往相处的美好,因为存在过的,是真实的,过往虽是陈迹,但是彼此有过快乐,那还是不枉此生走一程。世间美好的一切有待热爱生活的自己去发掘,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日子终归是自己的,有句话这么说来着:女子不管嫁给谁,都是会后悔的。如果一生渴望寻找一个理解自己,懂自己的人,那个人只能是自己。这么一说就想到“同理心”,也就是说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与想法,但是你不是对方,你通过观察、询问所了解的只是这个人的一小部分。就像男人永远不能理解女人生产的疼痛感或者生理期的难受一样。
日子是自己的,把自己照顾好,这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关键。归有光可以把一个百年的破阁子修理成精神的乐园。摆满书的架子,在这里没有外人的打搅,可以吟诗。亦可放歌,也可以静静地盘腿打坐,听天籁之声,也能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在寂静的庭阶,有小鸟作伴,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诗一般的语言,如此精炼,你看看“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仿佛闻到微风中送来的桂花幽香,沁人心脾,好不痛快。一个字都并不能变,画面很生动,就如同在你眼前影子随风摇曳,珊珊可爱。生活就是如此的动人,你发现了就动心。忘了在哪里看过,大概意思:你看到什么风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力,不然去到哪儿,也唤不起你内心的波澜。
嘿,夜里思如泉涌的后果就是身体已经疲倦而思想异常活跃,,躺了好久仍在“意识流”,最后模模糊糊地就像马塞尔般患了失眠症,不知过了多久,在梦中见到睡前朋友圈刷到的某某某,开了糖水店,我确实想喝。今天起来身子有点沉,情绪有小许低落,但是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爬起来做早饭,看看核酸检测结果是否出来,记挂着要提交材料。
返校后,还要封闭管理。一眨眼,我原地待了一个月。和我一样的还有上海人,一则关于“上海人”最后的倔强的新闻,测核酸开了一场时装周。更有网友调侃,上海VS广东,在上海看不出谁是穷人,在广东看不出谁是富人。哈哈。不评判,单纯静静地欣赏,因为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关键自己舒服,高兴,没有高低,更没可比性。王小波说“假如修饰自己意味着尊重对方,还是打扮一下好。”
彭于晏住在上海长宁某小区,为何说到他呢,当看到他的作品《翻滚吧,阿信》,被震撼到,始于颜值,忠于奋斗持续以恒的精神。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因为能长时间战胜自己的人真的太少,他也曾一度是我的精神动力。《破风》《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湄公河行动》是我比较喜欢的,其他的作品也看了,没多大印象,作品塑造的形象很关键。所以一个演员能遇到合适自己的作品是一种幸运。还有令人羡慕的是小区演唱会,视频里响起共同抗疫,鼓舞士气的集体大合唱,水木年华的歌曲响彻天际,《一生有你》《在他乡》《完美世界》《启程》《爱上你我很快乐》……,这些歌曲陪伴了度过一些幽暗的日子,让我没有放弃自己。它们在成长路上的出现,不仅是我成长的见证,更是精神上的挚友,年少的烦恼,宣泄全在歌里,消散在旋律中。为何年轻人喜欢摇滚,那是他们对生命、生活认真思考的语言。乘着时光的隧道,回到那一个久远的读书年代,老爸风雨兼程地接送我上学放学,如今岁月爬满了我渴望看到微笑的眼角,原谅我,我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衣服上还印着《灌篮高手》的图像,大概还是小学二年级。一群热血的篮球追梦中学生,一代80后的回忆,预告将在今年8月在电影院上映,“一句全国大赛见,让我等了一个青春”,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在杯底晕开,斗志附身,全身充满力量,人是一种很神奇的伟大。
我不喜欢写东西被打断,不然就真断线,最好是一个充足的清晨或是一个早早吃过晚饭的傍晚,就开始“启程”,关掉手机,戴上耳机。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宛若在琴键上舞蹈,世界上只有我。写到这里不大想写了,刚刚被一些打断了,就会产生新的“意识流”。看着一个名字发呆,哎,还是算了,不可能的。敲下这些文字,我才发现这些想法是昨天的我的,不是今天的我,也算是文学创作,即便不是现时发生,确实真实存在。
无意中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一文《王小波逝世25周年:回望他的精神家园》,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这位熟悉而陌生的作家。他认为能把自己舒展在午后的阳光下,这是“伟大真诚”的基础,畅快淋漓地享受。他生活与写作的三个原则:热爱智慧、热爱异性、追求有趣。一个有趣的灵魂能在枯燥、晦涩的生活中发现浪漫。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浪漫因子,没有必要打上呆板、木讷,没有生活情趣的标签,只是他还没有遇到让浪漫因子激发出来一个恰当的时机和一个刚好的人。藏于书架一隅的《沉默的大多数》,看名字就有点沉重。之前买的,当时的我看了下,不好读的缘故,没有读完。随意翻阅域外杂谈,语言幽默,不禁扑哧一下,草莓酱抹烤鸭,这个黑暗料理不亚于鸡蛋里加巧克力酱,连孔子孟子老人家都会被他带到域外,领略另一番景致,这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为了体验他的舒展,我特地在昨天九点多跑到长着香樟的校道边,迎着微风尽情舒展身心,当香樟的幽香浸入肺腑间,我相信有那么一瞬间我体悟到庄子所说的“神气合一”,也就是“心斋“说,他说修心的过程,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从用耳朵听,到用心听,再到用气听,最后达到“心斋”的程度。“气”又是“虚”,不好懂。心是凝寂,虚无的。“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艰难。那就修心,以不变应万变。
“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我敬你泪流成河还如此诚恳,生死茫茫还心怀分寸;我敬你人去楼空还有刀有盾,落叶纷纷还独自上阵……”一首《敬你》送给自己,也送给你。生活不易,有工作、情感、生活、甚至命运给予的种种不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人间的悲喜是不相通的。让我们举起手中的酒杯,敬:那个认真、诚恳、勇敢的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